圖為:關員在河口公路口岸北山國際貨場應用“AR眼鏡+5G智能單兵”對進口藥材開展查驗 熊躍玲/攝
據昆明海關統計,一季度,河口口岸進出境旅客137.3萬人次,同比增長20.1%;進出口貨物83.1萬噸、貨值3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28%。
“我是一名歷史老師,這是我第三次來中國,現在跨境旅游很方便,工作人員服務也很熱情,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通關,這次準備去中國西安了解那里的歷史文化。”來自越南安沛省的文老師說。
為保障跨境旅客出行安全、順暢,河口海關與口岸管理部門、旅行社等單位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及時了解掌握旅行團、調研團等進出境計劃,科學配置崗位、人員,依托進出境人員監管全景畫像系統,深化智慧衛檢驗放閘機、自助申報終端、行李物品監管CT機等智能化監管設備運用,實現旅客通關智能分流、分類監管,全力打造舒適、安全、高效的通關環境。
“我們持續推出各項服務舉措,設置雙語咨詢臺,配備智能查驗臺、同屏翻譯器等設備,并在旅檢現場醒目位置張貼引導標識,為特殊旅客、旅游團、文化交流團體等開設‘綠色通道’。特別針對客流高峰科學規劃口岸區域設置,加開查驗通道,力爭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順暢的通關體驗。”河口海關行郵一科科長普麗婭介紹。
在貨運領域,這場智慧變革同樣驅動著中越跨境貿易不斷轉型升級。
每日早8點,河口公路口岸晨霧未散,中越兩國貨車在橫跨紅河的公路大橋上交錯而過,滿載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冷鏈貨車和裝載日用百貨等產品的貨車在河口口岸交織形成多元圖景,車燈在薄霧中連綴成流動的光帶,貨車輪胎與地面摩擦的聲響混著報關卡電子提示音,奏響邊境貿易的晨曲。
“以前,貨車入境后需停在貨場內等待。‘運抵直通’新模式實施后,單票貨物在沒有查驗要求的情況下,貨車行駛到卡口處就會自動提示‘該車為直通運輸’,可直接出場,真正實現了通關零等待。”河口恒躍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馬躍說。
為助力智慧口岸建設,進一步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河口海關依托5G、物聯網等技術,對口岸通關功能設施進行一體化改擴建,通過探索搭建AR全景可視化平臺,構建智慧查驗調度系統,實現物流可視、運行業務展示、預警分析處置,打造立體式融合指揮模式,有效提升海關監管準確度和通關效率。
“我們牽頭建立了‘口岸—屬地海關’信息互通、執法互助聯動機制,根據屬地數據預判口岸通關流量,科學規劃各環節監管資源配置,充分運用5G單兵、AR眼鏡等智能化監管設備,有效提升貨物通關效率。”河口海關口岸監管一科科長趙明表示。
一季度,河口海關監管驗放進出境運輸工具5.8萬輛次,同比增長8.7%,單日最高驗放貨車突破1000輛次,中越跨境貿易迸發出更加強勁的活力。(熊躍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