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至27日,廣州智能制造技術及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SPSG”)和亞洲國際模具展在廣州舉辦。江蘇省貿促會會長王善華、秘書長杜培軍出席展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部署要求,江蘇省貿促會精心組織36家涵蓋機器人制造、工業自動化、精密模具、3D打印等領域重要生力軍企業參展。本屆參展企業數量較去年增長50%,以硬核技術向世界展示江蘇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更蘊藏著江蘇制造業如何從“制造大省”邁向“智造強省”的轉型密碼。
技術走向生產線,“創新之花”結出更多“發展之果”
SPSG展上,南京誠達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展臺前人頭攢動。該公司此次帶來了主營產品“IO-Link”,這是一種點對點的串行通信協議,將傳統或智能傳感器和執行器集成在自動化系統中的通信接口技術,目前已應用于機器人工作站、精細化工生產線等場景,極大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縮短交貨時間。
“我們核心團隊擁有超過10年的工業自動化和通信行業經驗,將技術創新放在發展的核心位置。”據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于2024年正式成為西門子Xcelerator“繁星計劃”的生態合作伙伴之一,接下來將深入探索定制化、開放式模式,助力各領域企業數字化智能車間建設、柔性制造和精益生產。該負責人表示,“我們賣的不是產品,是一整套生產力升級方案。”這正呼應了本次SPSG展的主題——深耕工業自動化,成就多元產業應用。
“黑科技”背后,是江蘇新質生產力的具象化呈現。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如今,技術越來越快地向生產線奔去,2024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超過50%,“創新之花”逐漸結出更多“發展之果”。
從“單兵作戰”到“組團突圍”,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鏈創新布局
深耕華南模具市場十八載,亞洲國際模具展緊跟市場發展趨勢,聚合資源優勢以及一系列完善配套,打造出一個貫穿模具業上中下游的專業平臺。“企業通過參展,不僅開拓了國際市場,更通過與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展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國內首家使用粘結金屬3D打印技術的加工服務商,德億緯三維打印(太倉)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不僅用于航空航天,還用于消費電子、飾品、汽車、AI數據中心等民用領域;徐州賽越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專注于回轉減速器的研發生產,產品廣泛使用于重型平板運輸車、集裝箱起重機、隨車吊、高空作業車、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工程機械及新能源領域;昆山德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可為機械加工和模具制造領域提供全方位服務,具備為各行業提供金屬沖壓的產品能力……
這些看似分散于各垂直精細領域的展品,正逐步為千行百業帶來發展的強勁動能,生態閉環已然成型。
“鏈式創新”是江蘇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邏輯,接下來,江蘇將大力培育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鏈,不斷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讓江蘇制造業更加“筋強骨壯”。
技術“引進來”產品“走出去”,重新定義江蘇制造業發展新坐標
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支持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擴大進口……讓開放、包容、有活力的江蘇市場“近悅遠來”。江蘇省貿促會認真落實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精心組織企業參加國際知名展覽機構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江蘇省外地區舉辦的國際性專業展會,引導企業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拓展內外貿銷售渠道,更高標準服務江蘇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江蘇企業積極創新轉型,“江蘇制造”加快出海。“過去我們追趕國際標準,現在我們在制定標準,技術吸睛,產品廣銷海外。”無錫市譽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工廠擁有進出口權,硬質合金銑刀、鉆頭、鉸刀、硬質合金刀片銑刀、螺旋端銑刀等拳頭產品,廣受國內外客戶好評。(張海粟)